1.晶间腐蚀
奥氏体不锈钢在450~850℃时,易出现晶粒析出,发生晶间腐蚀,这种腐蚀将造成材料机械性能显著降低,由于晶间腐蚀不易出现,常造成设备突然破坏,所以危害很大。作为材料使用单位,防止晶间腐蚀的有效方法就是降低其含碳量,而降低碳含量,可将材料加热到1100℃进行固溶处理,同时能使材料提高耐蚀性,并使其软化。
2.应力腐蚀破裂
金属材料在拉应力和化学腐蚀共同作用下发生的断裂破坏,裂纹较小,有时只有一条,通常有分枝。应力的来源有外加的应力(设备操作运行时的工作应力、热应力),有残余的应力(焊接、冷加工及设备安装时的固定残余应力),还有腐蚀产物应力。对于应力腐蚀破裂来说,焊接和加工所残留的应力是最重要的。材料表面状况对应力腐蚀破裂也有影响,焊缝增厚(重复补焊)或焊接飞溅物等也往往成为应力腐蚀破裂的间接原因,所以应将其打磨掉,越平滑越好。
3.腐蚀疲劳
腐蚀疲劳是由于腐蚀介质的作用,金属材料耐疲劳能力的下降,其断面特征是大面积上有腐蚀产物,小面积上粗糙。腐蚀疲劳可以有多条裂纹,裂纹通常发源于一个深点蚀区。
4.焊缝腐蚀
焊缝腐蚀分为热影响区腐蚀和刃状(刀口)腐蚀。在不锈钢焊接件焊缝两旁的热影响区发生的腐蚀,造成这种腐蚀的原因是由于焊接过程中正好处在敏感的温度范围(450~850℃),从而产生晶间腐蚀。
刃状(刀口)腐蚀特点是紧靠焊缝熔合线很窄区域内金属的优先腐蚀,而热影响区腐蚀则是切割或焊接过程中不熔化的基本金属区在热作用下的腐蚀,它的部位离焊缝尚有一段距离。一般不锈钢焊缝的耐蚀性能比母材差。
5.点蚀
点蚀集中在金属表面个别小区域上的深度较大的腐蚀,大多数情况下,点蚀比较小,冷加工会增加点蚀的倾向。
6.氢脆
溶液中的氢离子在裂纹的阴极区还原成氢,并在应力的作用下,扩散进入金属内部,使该处金属脆化,裂纹易于扩展,随着氢的不断产生并扩散到裂纹尖端,裂纹就持续向前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