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5中国师资实力Top100高校,出炉
2025-11-12 15:31:50 作者:本网发布 来源:高绩 分享至:

 近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提到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培养造就更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根本保障,师资规模和师资水平直接决定了高校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成效。


高绩(ID:gaojidata)通过收集整理公办高校已公布的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由于部分高校报告无法在公开渠道查询到,为不完全采集),对高校师资规模和水平进行分析,一探国内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教师队伍建设水平Top100高校

师资规模决定了高校可提供的教学资源和服务水平。从师资规模来看,多数“双一流”高校在教师规模上优势明显,其中山东大学专任教师近5000人,浙江大学、吉林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的专任教师数在4000人以上,人才培养底座坚实。



教师职称是衡量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标准,反映教师在课程教学、学术研究等方面的综合水平从专任教师获高级职称情况来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级职称教师占比最高,达到93.2%。南方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大学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也在90%以上。


此外,教师的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专业素养和学术能力。从专任教师获博士学位占比来看,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学位占比最高,达到96.2%,南方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15所高校专任教师博士学位占比也在90%以上。


生师比是衡量高校教育资源投入和配置情况的重要指标,用于反映教师数量充足程度。教育部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明确普通本科学校应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力量,专任教师总数一般应使生师比不高于18∶1。一般而言,生师比的指标值越低,说明师资更充足,有助于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高绩(ID:gaojidata)根据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中的全日制在校生数和专任教师数,计算得出高校生师比数据(生师比计算暂不考虑普通高校折合在校生数,与《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2020年版)》中的计算方式有所差异,结果数据仅供参考,具体情况以学校公布为准。艺术类高校“师徒式”教育模式有别于其他高校的课堂授课模式,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质给予个性化指导,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哈尔滨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等学校生师比排在前列。


新型研究型大学:小而精

南方科技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已初步建立了一支国际化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据官网介绍,南方科技大学已签约引进教师1300余人,包括院士54人,国际会士6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7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2人。教学科研系列教师90%以上具有海外工作经验,60%以上具有在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学工作或学习的经历,高层次人才占教研系列50%以上。


图源:南方科技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秉承以人为本、改革创新、科教相融、开放合作、服务社会、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围绕小规模、国际化、高水平创新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将按照1:10-1:12的师生比,建立一支约1000人规模的专任教师队伍。


图源:上海科技大学


学校依据章程设立常任教授制(Tenure System)。学校规划选聘500名左右的常任教授和500名左右的特聘教授以及专任讲师。常任教授主要来源于国际著名大学的知名学者,特聘教授主要来源于学校举办者之一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地区研究(院)所具有丰富研究生培养经验的优秀科学家以及外籍著名教授。教师队伍结构所展现的国际视野,科教融合,将有益于学生的专业学习、科学训练和创新实践。截至2024年12月,上海科技大学教职工总数1595人,其中常任教授序列和教学教授序列教师388人、特聘教授序列教师275人。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