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大学:集光热-电热转换和自供电冰传感于一体的全天候防冰多功能涂层
2025-11-03 14:43:38 作者:本网发布 来源:涂料驿站 分享至:

 飞机、船舶和高速铁路系统等关键基础设施上的积冰,严重威胁着运行安全、能源效率和系统可靠性。在寒冷或高海拔环境中,冰的形成和粘附不仅会干扰系统运行,还可能引发灾难性故障。因此,开发坚固且节能的防/除冰策略对于基础设施的弹性和安全保证至关重要。光热材料作为一种有前景的被动防冰涂层,能够将太阳辐射转化为热能,从而延缓或防止冰的形成。在充足的阳光照射下,这些涂层能够迅速将表面温度升高到冰点以上,抑制冰核形成,并通过界面加热加速附着冰的融化。然而,光热策略的效能取决于环境光照强度。在阴天、夜间或太阳辐射低的极地地区,其除冰能力会大幅下降,限制了其全天候应用。

为解决这一局限性,已经探索了集成电热加热混合系统。这些系统利用嵌入式导电材料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热量,从而提供可控且不受天气影响的热输入。虽然光热-电热协同作用能够提升整体性能,但持续的外部功耗仍然是一个主要的缺陷,特别是对于能源供应有限的分布式、自主式或远程系统。与此同时,实时结冰检测对于提高能源效率和操作安全至关重要。传统的传感器阵列通常需要复杂的电路和外部电源,这阻碍了它们集成到可扩展的涂层中。近年来,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因其将机械振动或表面接触转化为电能的能力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自供电设备为通过产生响应性电信号来实现冰的形成、生长和融化等智能感知提供了新的途径,实现了主动和自适应的除冰策略。

近期,江苏科技大学冯晓明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集光热转换、电热加热和TENG自供电传感功能于一体的全天候防冰多功能涂层

 

使用碳化钛(TiC)纳米颗粒和环氧树脂,通过两步喷涂工艺制得环氧-碳化钛涂层(METC)。

所制备的涂层具有优异的宽带光吸收(>98%,380-1000nm)和快速热响应,在1个太阳光照强度下表面温度可达132.1°C,在0.2W/cm2低电输入下60秒内可达到81.2°C。这些特性使得在142秒(太阳能)或116秒(电热)内实现快速除冰,并且在混合激发(0.5个太阳+0.05W/cm2)条件下即使在-20°C下也能持续防冰。此外,该涂层还表现出优异的机械耐久性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使其能够在恶劣环境中长期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该涂层还可以作为TENG,用于实时、自供电监测表面冰状,提供智能、灵敏的“先感知后行动”的防冰解决方案。因此,本研究为航空航天、可再生能源以及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下一代智能涂料铺平了道路,尤其适用于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应用。



涂层设计理念













多功能防冰涂层的设计理念。



涂层合成图













涂层合成图。


数据来源与出处


 

相关研究成果以“A multifunctional coating integrating photothermal-electrothermal conversion and self-powered ice sensing for all-weather anti-icing”为标题发表在《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上。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